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16-11-07 13:24 江西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案涂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A
2.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答案:C
3.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史实,断言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A.交往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答案:C
4.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需,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生产性
答案:A
5.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则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的施教内容
A.具有灵活性 B.脱离社会生产
C.具有全面性 D.结合社会生产
答案:B
6.一般说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人口数量和质量 D.社会意识形态
答案:A
7.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C
8.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答案:B
9.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练习法 C.作业法 D.演示法
答案:D
10.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答案:D
11.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影片。该校采用的这种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 B.情感陶冶法
C.说服教育法 D.个人修养法
答案:B
12.小华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他又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答案:C
13.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劳,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的是
A.性格特征 B.能力特征 C.气质特征 D.认知特征
答案:A
14.在思维训练课中,老师让大家列举纽扣的用途,小丽只想到了纽扣可以钉在衣服前面用来扣衣服,却想不到纽扣可以制作成装饰品、点缀衣服等其他用途。这种现象属于
A.功能迁移 B.功能固着 C.功能转换 D.功能变通
答案:D
15.小刚利用改变物体接触面大小或光滑程度的方法,来增强或减弱滑板的摩擦力。这主要说明小刚能够运用
A.元认知知识 B.描绘性知识
C.情境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答案:D
16、如果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结构化程度很高,又必须在较短时间加以掌握,他们最宜采用的知识形式是
A 发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合作学习 D 互动学习
答案:B
17、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画示意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促进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学生采用的这种学习策略是
A 复述策略
B 精加工策略
C 监控策略
D 组织策略
答案:D
18、再一次心里学测试的过程中,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学生们的答案涉及一下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A 比特 B 组块
C 字节 D 词组
答案:B
19、再归因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尝试“努力归因”,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为在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
A 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因素
B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因素
C内部的、稳定的、可控因素
D 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因素
答案:A
20、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课堂管理能够交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并促使学生行为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这说明课堂管理具有
A 维持功能
B 缓冲功能
C 发展功能
D 解释功能
答案:C
21、再一次业务学习中,关于青春期后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什么阶段,教师们讨论很热烈,共提出以下四种见解,正确的是
A 生理自我阶段
B 心理自我阶段
C社会自我阶段
D经验自我阶段
答案:B
二、辨析题(本大题公司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23、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答案: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这也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第二,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第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第五,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向学生传授知识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不能把它当成教学的唯一任务。
24、行为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凡是学习一定要有变化的发生。学习是行为变化的过程,而非仅指学习后所表现出来的结果。由于学习所导致的变化应是相对持久的。一些瞬时即逝的变化现象可以不经学习产生。
因此,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25、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答案: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研究表明焦虑和学习结果中间呈现倒U型关系。适度的焦虑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过度的学习焦虑会降低学习效率;是否能正确对待学习压力,直接关系着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笼统认为焦虑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是不片面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
答案: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活动课程的基本特点:
(1)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2)强调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获得直接经验。
(3)强调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个性养成。
活动课程也存在着局限性,表现为课程内容及安排往往没有严格的计划,不易使学生获得系统、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27、简述贯彻长善救失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案: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
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28、简述自我效能感及其功能。
答案:长善救失原则也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贯彻这一原则应遵循以下要求:(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29、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认为:认知发展产生于儿童对物质世界的直接反应和积极操作。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上)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田雨从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被某中学录用为语文老师,上岗后,她精神饱满,信心十足,相信只要积极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就能够成为一名好老师。在教学中,田雨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向同事学习,还经常观看精品课视频。然而,期中教学检查后,她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与同事们对她的评价都很一般。这令田雨十分不解,甚是苦恼:自己是院校毕业的,对工作非常敬业,并努力将优秀教师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可为什么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
她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 …
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田雨没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8分),并向田雨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10分)
答案:
(1)田雨老师没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原因如下
一、田雨老师违背了教师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教育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田雨老师在学习优秀课程和请教老教师的同时,忽略了对本班学生的深入了解,没有基于本班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
二、田雨老师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没能体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田雨老师照搬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没能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来设计恰当的教育方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没有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性格特点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三、田雨老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上,没能很好的建立民主平等和教学相长的良好师生关系。田老师没能在平时的工作中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情况。
四、田雨老师缺乏有效的教学反思。田老师在教学中没能经常自我反思,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2)田雨老师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改进。
一、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基础、学习方式、学习态度。了解班级群体特征。
二、树立正确教育观,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观,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四、坚持教学反思。借助反思日记等方式,集体反思等方式提升自己对教育教学觉察和改进能力。
31、材料:
一位高中女生接受心理辅导时的自述:
进入高三以来,我就觉得自己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迎接高考的氛围中,时常感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为此整天惴惴不安。我常常想到高考问题,感觉也与以前有所不同,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身体有种不舒服的躁热,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难集中。我怕老师提问,老师一叫我回答问题,不论是能答上还是答不上来,回答是总是语无伦次而且声音发颤。虽然经常被老师提问,却还是消除不了这种胆怯心理。考试之前,我会非常紧张,几天前就会睡不着觉,连续失眠,考试时经常因太紧张而不能认真审题;并且考试时,感到心跳加速,头脑发胀,昏昏沉沉。结果考试成绩越来越差。老师,你说我能改变这种情况吗?
问题:
请结合材料,说明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和调试方法。(18分)
答案:
(1)分析材料可以看出:中学生考试焦虑的表现有两个方面:
对考试及其结果产生了过度担忧,精神负担过重,学习效率不高、自我评价低。考试前,精神高度紧张,失眠。案例中的主人公常常处于高考的紧张气氛之中,惴惴不安。担心被提问。因为成绩时好时坏而忧虑忡忡,不知道该如何调整,这位女生还提出思维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都属于这一问题。
考试中身体方面表现为明显的异常肌肉紧张、心跳较快、血压增高、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衰退等。案例中女生表现出心跳加速、大脑反应慢等问题。
(2)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学生产生的考试焦虑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焦虑水平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同时又有学习、生活环境的外部条件的制约。
(一)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
1.认知评价方面,对考试性质、考试利害关系的预测高,对自身应付能力的估价偏低。案例中的女生对高考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成绩时好时坏导致她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的担心属于这一方面。
2.知识准备与应试技能不足.案例中的女生成绩不稳定,反映出其知识储备和应对考试的技巧方面的不足。
3.人格特征、神经类型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原因。案例中女生担心被提问,回答问题语无伦次,反映出她性格比较敏感偏内向,这些性格和神经类型是其考试焦虑的重要原因。她描述的身体不舒服、心跳剧烈等焦虑心理描述也反映出其身体素质。
(二)学生考试焦虑形成的外部条件
学校因素。不断进行的各种考试,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从而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反应速度降低、情绪躁动、忧虑、厌烦等负向反应。教师的不当教育,都加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严重干扰学生的认知评价,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案例中高三学习氛围紧张,教师经常提问这位女生是造成她心理压力的原因之一
此外,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和社会对高考的重视也是女生经常思考高考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3)学生考试焦虑的调试方法。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焦虑。
很多研究表明,在大考来临之际,考生都有一定程度的紧张和焦虑,这是非常正常和自然的。引导学生认识适度的考试焦虑对于他们的学习和考试是有利的。因此,学生对自己考前出现的一定焦虑,不必过分紧张,以免人为地加剧了焦虑的程度,以致干扰正常的复习考试。
2、引导学生恰当地认识、评价自己,建立恰当的期望值。
(1)是让学生学会客观评价自己,树立自信。通过让学生明确地把握自己的优点,不妄自菲薄。 (2)是学会建立恰当的期望值。不过高地估算自己的能力,避免产生只与主观意愿相符而与自身实际能力相差甚远的期望值。所以学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动机水平,把考试作为检测自己平时所学知识的一种方法,客观积极地面对考试。
3、引导学生学会与非理性思维的质辩。
(1)引导学生将自己有关于考试的一切担忧全部写下来,去掉重复的,合并相类似的,再按担忧的轻重进行排序。(2)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担忧进行理性分析。检查是否符合非理性思维的特点,例如:自己的担心是否有事实依据?自己的担忧是否以偏概全?自己的担忧是否极端化等。(3)引导学生与“非理性思维”表现出来的担忧进行质辩。要求学生针对担忧的不合理之处,以事实、理性的分析予以辩论。(4)学会用一些积极的话语反复进行自我鼓励,学会用展望来替代担忧。
4、引导学生学会情绪调节的技巧
考试焦虑的学生都会有情绪上的反应,掌握相应的情绪调节方法有助于减缓考试焦虑。情绪调节我们主要引导学生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宣泄法。通过倾诉、运动、哭泣等方式将自己的不良情绪进行排解。(2)放松法。基于简单有效的原则,可以选用了“深呼吸”放松法、“想象”放松法和“渐进性”放松法。
责任编辑:江西分校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