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unan.hteacher.net 2017-02-16 16:57 湖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满分:100分)
本套试题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选题,第二部分为多选题,第三部分为判断题。所有题目的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切勿在试卷上作答。
第一部分单选题
请在每道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并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共40题,每题1.51分,满分60.4分)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2.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是( )。
A.教育的民主化和教育的主体性
B.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C.逐步形成一个多样性、开放性的系统
D.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灵活性和个性化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从群体的角度看,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有些表现为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表现为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物质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
5.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 )的统一体。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培育优良学风、教风的根本保证。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6.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属于( )。
A.政治素质教育
B.身体素质教育
C.道德素质教育
D.劳动技能素质教育
7.课程文件是根据课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而制定出的指导教学的各种规定,它的三个层次中不包括( )。
A.教学设计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课程表
8.( )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A.国家课程
B.校本课程
C.学科课程
D.地方课程
9.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
①一切以学生为本②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道德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
A.德育规律上
B.德育方法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内容上
11.“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条德育原则体现了( )。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2.正确反映教学与智育之间关系的命题是( )。
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B.智育是教学的唯一任务
C.教学是智育的唯一途径
D.智育是教学的次要任务
13.下列选项中,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原则相一致的是( )。
A.学而时习之
B.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学生最喜欢上王老师的课,因为在他的课上学生可以自由看小说、玩手机或者睡觉。王老师认为只要自己认真把知识讲清楚就行了,无需对班级纪律负责,学生不听课是他们自己的事。对王老师做法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权利
B.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
C.没有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
D.没有落实教育教学的任务
15.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必须在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不断创新,以便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主要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16.课外活动是( )。
A.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活动
B.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深化
C.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D.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17.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最好载体是( )。
A.学生会
B.当班干部
C.班集体
D.学习小组
18.班级成员主要是通过( )来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的。
A.交往
B.学习
C.锻炼
D.考试
19.中小学美育的内容不包括( )。
A.艺术教育
B.组织学生观察和欣赏自然美
C.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美和劳动美
D.培养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20.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是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A.发展性原则
B.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C.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D.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21.“凡是能言语、能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都是人。”这属于思维过程中的( )。
A.分类
B.概括
C.抽象
D.综合
22.人们喜欢记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对不喜欢的事物记忆起来十分吃力,这表明情绪具有( )。
A.信号功能
B.动机功能
C.适应功能
D.组织功能
23.关于智力差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智力差异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B.智力差异可通过智力测验进行测量
C.个体的智力差异只表现在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上
D.个体的智力差异要求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
24.学生熟练地阅读课文,既有预定的目的,又不需要或节省意志努力,这种活动中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选择性注意
25.按照皮亚杰关于个体智力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初中阶段正是“形式运算”阶段。下列不符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是( )。
A.运用假设
B.运用逻辑法则
C.思维中不再出现自我中心
D.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26.张睿是雅兴中学七年级学生,在班级中担任体育委员,他对学习和班级工作总是全身心投入,行动积极,说干就干,从不拖延。上课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他常常不假思索,脾气急躁,易冲动,易兴奋,往往会为一点小事与别的同学争吵,甚至打架。据此,判断张睿同学的气质类型属于( ),对于该气质类型的学生,教师正确的做法是( )。
A.黏液质;为学生设置较高的学习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B.多血质;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制造条件给予表现机会,对其缺点进行严厉批评
C.抑郁质;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给予更多关心与爱护,培养其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
D.胆汁质;肯定其热情、果断及积极性,耐心帮助其养成自制、坚韧的习惯
27.下列实例属于负强化的是( )。
A.综合考虑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及日常品德表现,陈老师为品学兼优的娜娜颁发“三好学生”奖状及小奖品
B.倪妈妈为了激励小品提高成绩,提出如果她本学期期末考试进了全班前三名,就给她买她一直想要的手机
C.周妈妈为了激励小茹提高成绩,提出如果她本学期期末考试没进全班前十名,就不带她出国旅游
D.苏妈妈为了激励小玲提高成绩,提出如果她本学期期末考试进了全班前三名,就免去她每周末洗碗的任务
28.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组合律
B.强度律
C.活动律
D.差异律
29.纸是学习中的必用品,写字时常常用到纸,于是总觉得纸就是用于写字的,却没想过纸可以用来当扇子扇。这种情况属于( )。
A.思维定势
B.功能固着
C.原型启发
D.酝酿效应
30.“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 )的教学技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C.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的联系
31.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组合学习
D.并列学习
32.个体难以清楚描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被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33.( )是指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
34.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属于解决问题的( )阶段。
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35.小沈从小就有去美国留学深造的愿望,为此她很努力地学习英语,并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不但上英语课时十分认真,而且课余时间经常与同学一起练习英语。小沈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A.内部动机
B.高尚的动机
C.外部动机
D.间接性动机
36.教师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图表、模型等使学生感知事物,获得感性认识,进而促进知识掌握的直观教学类型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想象直观
37.发现教学法由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 )。
A.示范者
B.指导者和参谋
C.监督者
D.促进者和引导者
38.( )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39.我国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以及格分为过关标准,这种评价属于(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40.下列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 )。
A.教学认知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自我反省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第二部分多选题
请在每道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两个或以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将答案用28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共10题,每题2.28分,满分22.8分)
41.根据教学的任务划分,课程的类型有( )。
A.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
B.培养技能技巧课(技能课)
C.检查知识课(检查课)
D.巩固新知识课(巩固课)
42.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 )。
A.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B.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C.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D.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43.针对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的解决策略有( )。
A.加强班主任的管理地位
B.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C.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D.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44.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程度。
A.教师
B.学生
C.教学内容
D.课堂情境
45.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具体要求有( )。
A.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决定者
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从教学与社会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D.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6.下列符合短时记忆的特点的有( )。
A.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B.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被意识到
C.短时记忆可以自动转人长时记忆
D.信息保持的时间大约是0.25-2秒
47.下列属于机械学习的有( )。
A.弄清概念间的关系
B.套用公式解题
C.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
D.记忆乘法口诀表
4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有( )。
A.知识经验
B.情绪状态
C.人格特征
D.思维惯性
49.下列关于品德的叙述,错误的有( )。
A.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
B.只要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那其一定是有品德的个体
C.品德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偶然表现
D.品德是个体从一出生就有的,是个体的天赋
50.在编制课程表时,下列做法不妥当的有( )。
A.语文、数学、英语属于核心课程,应安排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下午第一、二节课
B.音乐、美术、体育、习字等课程,应安排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上午第二、三节课
C.文科与理科课程应集中安排
D.形象性的学科与抽象性的学科应交错安排.
第三部分判断题
要求判断所给的命题正确与否。正确的请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A”。错误的涂“B”。(共15题,每题1.12分,满分16.8分)
51.学校教育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形态是教育的主体形态。( )
52.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
53.教育活动不只是局限于学校的范围,还涉及家庭、社区及其他社会机构。教师在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应发挥自身优势,使各种教育因素形成合力。这表明教师主要扮演传道者的角色。( )
54.教师的讲授应以教科书为基本依据,不脱离教科书,又不照本宣科,而是对其作说明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领会。( )
55.课堂自习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活动,练习是课堂自习的主要形式。( )
56.为贯彻教管结合的原则,班级管理者应对学生坚持正面引导、耐心教育,并凭借必要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约束其行为,实行严格教育管理。( )
57.小曾将面临初中升高中的升学考试,他既不想用功读书,又怕考不上重点高中,因此他感到很苦恼。小曾的这种心理冲突属于趋避冲突。( )
58.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的进程有影响,一般来说,有意义材料、形象材料遗忘得较快,识记材料不容易被遗忘。( )
59.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影响着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一般而言,效能感高的教师比效能感低的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更高。( )
60.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教师需要对刺激进行泛化,使学生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 )
61.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许多不同成分的动作被组合成连续的整体动作,其中不涉及新的动作的增加,只是各动作成分的重新组合与排列,这种迁移形式属于顺应性迁移。( )
62.教师要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引导学生进行“任务难度归因”“能力归因”,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 )
63.学困生的情况是复杂而不相同的,教师应根据他们的学习基础、个性表现等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既可以从晓理人手,也可以从动情或培养意志等方面人手。( )
64.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
65.我们所说的道德教育,是指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
相关推荐:
责任编辑:lmj18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