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enzhen.hteacher.net 2019-03-20 15:22 深圳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教师招聘考试中对于教育人物的考察也算是一个难点,人物多,人物的思想也多,最近的考试中还见到了关于西方重要代表人物的照片考察,和任务背景考察,可以说难度越来越大,在这里跟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我国近代教育大家的英姿和人物背景。一方面我们不能崇洋媚外,一方面我们也为考试做好准备。
杨贤江(1895—1931),字英父(英甫),又名李浩吾。他出生于浙江余姚县长河镇杨家村(今属慈溪市)的一个裁缝家庭。幼年即勤奋好学。1917年夏,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年秋,经浙一师校长经亨颐推荐,他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陶行知为主任的教育科和学监处任职,因关心学生,注意引导,甚得学生好评。他在职余好学不倦,旁听了学校的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同时参加商务印书馆函授部英文科学习,结业时英语和日语都能顺利地读、译,并开始翻译教育论著。期间,他开始撰写、发表有关青年问题的论文,与同龄的恽代英互相引为知音。1919年,他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并撰文肯定和总结“五四”运动,在教育界、青年界小有名气。1920年秋,他应邀赴广东肇庆县,任县国民师范补习所教务主任。
晏阳初(1890—1990),原名兴复,又名遇春,字阳初。他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的一个书香世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他5岁启蒙,入塾习读《四书》等传统科目。他13岁时离家赴阆中县中国内地会创立的西学堂求学;17岁入省城成都美国美以美会设立的华美高等学校肄业,三年结业后在巴中中学担任英文教师;23岁赴香港圣史梯芬孙书院深造,旋转升入圣保罗书院;1916年夏,赴美留学,在耶鲁大学半工半读;1918年,从耶鲁大学毕业,即赴法国为在欧洲战场上做苦力的华工服务,继而开展华工教育。他首开华工识字班,并自编了识字教材《千字课本》,创办了《华工周报》,这是他从事平民教育之始。1920年7月,他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8月回国,遂担任了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平民教育科科长。1923年8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成立,他担任总干事,从此积极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
梁漱溟(1893—1988),初名焕鼎,字寿铭,后改字漱溟,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一个数代官宦之家。他启蒙后先后进过数所小学,好学嗜读。1906年考入顺天中学堂,阅历愈广,自许颇高,自责甚严。他求人生问题之解决,出入于西洋哲学、印度宗教和中国周秦宋明诸子;求社会问题之解决,遂于1911年顺天中学堂毕业前夕,加入京津同盟会。1912年,他任《民国报》编辑兼记者,一度又沉迷于社会主义。他在20岁时归心佛法,素食不婚,闭门研读佛经,著成《究元决疑论》,于1916年《东方杂志》连载,得蔡元培赏识。次年为蔡聘为北大哲学系讲师,授印度哲学、印度宗教,并评点东西方(西洋、印度、中国)文化,提出世界文化
的未来乃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他于1924年辞去北大教职,赴山东主持曹州中学高中部。
黄炎培(1878—1965),号楚南,改号韧之、任之,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他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早岁父母双亡。他9岁起随外祖父发蒙,接受传统教育。迫于生计,他年未弱冠,即在家乡任塾师。他21岁时在松江府以第一名取中秀才,三年后又中江南乡试举人。期间,他开始接触严译《天演论》等新学书籍。1901年,他考入南洋公学特班,从蔡元培受业,受其影响至深;次年南洋公学学潮后,返乡办新教育,欲通过“办学校来唤醒民众”,创办川沙第一所新学堂——川沙小学堂及开群女学。因鼓吹反清,他一度被捕入狱,亡命日本。1905年秋,他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前,他先后创办和主持广明小学和师范讲习所、浦东中学,在爱国学社、城东女学等新教育团体和学堂中任教,并参与发起江苏学务总会。辛亥革命后,他被任为江苏都督府民政司总务科长兼教育科长,后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全力以赴改革地方教育,全面规划建设了省立高、中等学校和县立小学。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小商人家庭。他自幼丧父,即知勤奋自励,且聪明颖悟。他8岁入塾读书,14岁入杭州教会学校蕙兰中学,始接受新式教育;中学毕业后,1911年春先入上海圣约翰大学,秋考入北京清华学堂高等科;在清华期间,曾创办清华校役补习夜校以及与清华相邻的成府村义务小学。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濬,后改知行、行知,安徽歙县人。他少时曾断续就学于旧式塾馆,并刻苦自学;1906年入教会崇一学堂读书,开始接受西方教育;1910年考入南京汇文书院预科,不久转入金陵大学文科,改名“知行”,信奉孙中山三民主义和自由、平等思想;191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赴美留学。他初入伊利诺大学攻市政学,获政治学硕士学位,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得到著名教授杜威、孟禄的赏识,并与克伯屈等过从甚密。他于191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都市学务总监资格文凭,旋应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之聘回国,历任教授、教务主任兼教育科主任,讲授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统计等课程,介绍实用主义教育理论。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他任主任干事。南京高师并入东南大学,他任教育科主任。1923年,他辞去东南大学教职,与朱其慧、晏阳初在北京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先后赴河南、浙江推行平民教育运动。他认为,平民教育是改造环境、把握国家命运的重要方法。他幻想利用平民教育打破贫富贵贱,“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
责任编辑:郭爽
下一篇: 深圳教师招聘学制在形式上的发展|教育学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