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iaoning.hteacher.net 2023-02-02 10:46 辽宁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在教师招聘考试当中,心理学著名人物的理论观点是一个常考点,尤其是涉及到经典实验的理论人物,其中一位重点人物就是桑代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桑代克的试误说。
一、人物简介
桑代克(1874-1949),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通过对动物的研究将方法技术应用于儿童和年轻人,并致力于人类学习、教育心理测验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
二、试误说
(一)实验过程——猫开笼取食实验
桑代克通过一个有特殊装置的笼子进行实验研究,在笼子内部有一操纵杆,按下后笼门方可打开,除此之外的其他办法打不开笼门。桑代克把一只心爱的小猫饿了三天三夜,饿到头昏眼花的时候放到笼子里并关了起来,并在门口摆了一盆味道鲜美的鱼。
闻到味道的小猫想要出来觅食,于是尝试了各种方式,摸摸这、挠挠那,始终未得果,直到不小心踩到操纵杆笼门才被打开,破笼门而出的小猫第一次吃到鱼,也尝到了甜头。但实验并未终止,而是同样反复进行了一百多次。后来随着尝试的次数越来越多,猫开笼门的时间也就越来越短,最后刚一把猫放进笼子,它就学会了直接按压操纵杆开门。
在过程中,桑代克认为猫由一开始不会开笼门到后来会开笼门就是它学习的过程,而学习如何建立的呢?就是通过在此过程不断盲目地尝试各种可能性、尝试错误建立的,于是理论名称由此得来——试误说。
(二)实验规律——学习三大定律
由实验得出关于学习的三大定律需要学生掌握多选,另外根据每一定律的特征做分别的例子反选。
1.准备律:实验过程中提到,最初放到笼子里的猫是饥饿的状态,这对实验的进行起到提前准备作用,因此提出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开始之前做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准备状态。在教学中同样给我们启示,教师应让学生提前预习,不能搞突然袭击。
2.练习律:整个实验过程被反复进行了一百多次,这说明当猫无意间获得笼门与操纵杆之间的联系后要不断反复出现才有可能增强他们的联结,因此提出练习律。指学习者在学习中获得联结后要正确地重复。
最初桑代克认为只要练习的次数越多,其效果一定越好,后来的一个研究发现练习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个实验就是“蒙眼画线实验”,让学生蒙着眼睛画四寸长的线,学生练习3000多次都始终画不准确,因为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画的结果是长还是短。因此后续补充不仅练习,还要注重练习的结果对错,并修正了练习律,发展了第三大定律。
3.效果律:在实验中,猫破笼门而出后吃到了鱼相当于得到奖励,所以之后被重新关进笼门还想再次出来,每次出来后都会有鱼吃,因此得出效果律。指学习者在学习中得到的正或负的反馈,正反馈会增强联结,负反馈会减弱联结。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也应以表扬为主,受到积极反馈的学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这也因此是三大定律中最重要的一律。
本篇就是教招考试关于桑代克试误说的常考知识点,你掌握了吗?
三、小试牛刀
1.每次上完课王老师总会布置预习作业,下次上课前还会随机抽查学生们的预习情况。案例中王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遵循了桑代克的( )。
A.练习律 B.强化律 C.准备律 D.效果律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桑代克的试误说学习定律。
布置预习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做好准备,体现准备律,A项、B项、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选项。
2.对学生做出的正确行为及时给予积极反馈,有利于学生正确行为的增加。这符合桑代克提出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失用律
2.【答案】C。解析:做出正确的行为给予积极反馈,增强联结;相反错误的行为给予消极反馈就会减弱联结,符合效果律,强调得到正或负的反馈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故答案选C选项。D选项指得到的联结如果不去应用,会减弱联结,题干未强调练习有没有应用,故不符合题意。A项、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