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gansu.hteacher.net 2023-03-02 16:39 甘肃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通过大量的研究,科尔伯格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三水平 | 六阶段 | 核心观点 | 关键词 |
---|---|---|---|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 | 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 | 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 绝对服从——他人的要求 |
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 | 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 自我中心,仅考虑自己的利益 | |
习俗水平 (9-16岁) |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 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 | 谋求大家认可、赞赏,看重他人的看法 |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 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认为法律不可改变。 | 绝对维护权威——社会习俗、法律法规;法律不可改变 | |
后习俗水平 (16岁以后) |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 处于该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 看重法律 eg.生命权高于一切财产权 法律可改变 |
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 超越法律eg.生命高于一切 |
【总结】
前习俗水平:儿童已具备关于是非善恶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他们是从行为的结果及自身的利害关系来判断是非的。(自我中心、维护自己的利益)
习俗水平:儿童为了获得别人认可或维持社会秩序而努力遵守规则和社会规范,比较关心别人的需要,有了满足社会的愿望(①社会认可、社会秩序;②大部分人停留在此阶段)
后习俗水平:个体力求对道德价值和原则作出自己的解释,而不理会权威如何支持这些原则,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①有自己的道德准则。②少部分人能够达到。)
【习题演练】
1.在道德两难故事测验中,小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偷药被抓住的话要被惩罚。这表明小明可能处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 )。
A.9岁之前 B.9-15岁 C.15-20岁 D.20岁以上
【答案】A。题干中,小明的理由是害怕被惩罚,是解答这道题目的关键点,避免惩罚属于“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的典型表现,该阶段属于前习俗水平,前习俗水平处于9岁以下,从而得出答案。
2.小明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明的道德判断处于( )。
A.惩罚服从取向 B.相对功力取向 C.寻求认可取向 D.社会契约取向
【答案】D。处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其关键词为“责任”和“义务”。由题干中小明意识到“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与任务”,因此选择D。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甘肃教师招聘考试:精加工策略——记忆术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