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teacher.net 2023-10-19 11:18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历史背景
1、20世纪30年代改造主义兴起
1929年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仅改变了美国人民的生活,也影响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这种背景下,一批教育家们从教育领域出发,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0世纪20年代,在哥伦比亚大学形成了以克伯屈为首的讨论小组,论述如何通过教育的手段建立一个更理想的新社会的问题。
30年代改造主义的特点:观点激进,所以被人称为"前线思想家";倡导者不仅仅局限于教育理论工作者,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行政人员也都在探索以社会为计划的教育计划。
2、20世纪50年代改造主义教育再次兴起
苏联人造卫星的背景之下,在50年代,给改造主义带来勃勃生机的是布拉梅尔德,一些学者认为布拉梅尔德奠定了改造主义的基础,被称为"改造主义之父"。布拉梅尔德主张,社会变动可以归结为文化危机,教育目的和手段都必须加以改造。要解决目前的文化危机,教育要关心方法,更要关心目的,教育要关心过程,更要关心结果。
二、思想基础
1、哲学基础
(1)本体论
与进步主义相同:人的经验是第一位的;
与进步主义不同:进步主义强调个人经验,改造主义强调团体经验。
(2)认识论
与进步主义相同:知识来源于经验,不承认绝对的终极真理。
与进步主义不同:①知识和真理的出发点是追求目标的社会,而不是个人;②在知识获得方面,提出"社会一致"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具有代表性,即不涉及如何认识某一事实的过程问题,而只涉及如何规划未来的理想社会问题。
(3)价值观
与杜威的价值观有很多一致性,认为价值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价值就是由"社会一致"决定的社会目标,价值将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2、人类学基础
(1)人性观
文化既是人的创造,同时又是人生活的条件。在同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社会结构都具有相同的目的。
(2)人与社会的关系
最充分的教育就是充分解放个人的创造力,并使个人对自己的创造力充满信心。个人与社会有密切的关系,不能把个人与社会看成是毫不相干和相互对抗的。同时,强调个人对现存文化做出反应的自由以及个人改变现有文化的能力。
三、基本主张
(1)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社会。改造主义认为,进步主义教育是帮助人适应社会,而不是改造社会的工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直接促进社会持续不断地改造。
康次:认为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教育的价值和目标是得之于社会的。
拉格、蔡尔兹:主张教育要进一步认识它的社会责任。
布拉梅尔德:衡量任何教育理论适当与否的标准,是看这种理论是否适合它自己的时代需要。将二战后的社会变动归结为文化危机,唯一能够解决危机时代的问题就是改造社会。教育一方面传递文化,一方面纠正、改进和变更文化。
(2)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认为教育应该有一个清楚明白而又切合实际的社会目的,培养一种"社会一致"精神。所谓"社会一致",它不涉及如何认识某一事实的过程问题,而只涉及如何规划未来的理想社会问题。即不分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即通过协商而能消除阶级分歧的一致意见。社会一致要求团体成员对提出的未来目标加以证实、提出证据。证据可以是个人的直接经验,也可以是科学、历史等间接经验。
(3)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高度评价行为科学,将行为科学视为改造主义的基础。编排教材的方法、组织教学的过程、学校和社会目的的确定等都需要以行为科学为指导。
(4)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基于"社会改造"的目标,改造主义教育家认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应统一于理想社会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他们主张课程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他们认为,迫切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在社会中发生作用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力量。学校的课程也应该包括各种社会问题。改造主义者批评当时流行的课程,迷恋过去,无视现存的问题,且无力解决未来的社会问题。
(5)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
改造主义教育家反对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认为教师应该通过民主的讨论和劝说的教育说服学生去"改造"他们所生活的社会,使学生坚信改造主义哲学,培养他们的"社会一致"的精神。
康次主张灌输的方法。他提出,为了实现教育目的,教育除了必须有勇气正视社会问题、正视生活的现实,学校与社会建立有机联系等等之外,还必须不要像目前这样把强迫接受和灌输视为洪水猛兽。他还强调指出,所有的教育都包含有很大的强迫接受的成分。从教育的本质来看,要排除强迫接受是不可能的事,社会的存在和演变依赖于它,因而它是特别需要的。
布拉梅尔德强调,解决文化危机,绝不能采用强迫接受和灌输的方法,而必须通过民主决策的过程。为此,他提出了"正当的定见"原则,也就是说,在对那些分歧的观念进行自由的检查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检验各种证据,鉴别各种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并且通过民主的手段最终做出决定,而这种决定的基础不是教条,也不是专横的权威,而是科学研究的结论。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文文
上一篇: 教师招聘教育学知识:综合课程的分类
下一篇: 教师招聘备考:浅谈教育法规体系的纵向结构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