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lin.hteacher.net 2024-07-12 14:11 吉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理解诗文主要内容。
2.通过朗读感悟、小组讨论,学生能够理解讽刺手法在诗文中的运用。
3.学生能够体会到诗人韩翃对当时的腐败现象的讽刺之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理解讽刺在诗文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韩翃对当时腐败现象的讽刺之感。
三、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合作讨论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谈话法进行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了解的节日。对话同学: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哪些节日呢?在这些节日我们都会做些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就走进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节日,看看在古代,人们都是怎么度过这个节日的?(板书:寒食)
(二)初读课文,感知诗歌情感基调
1.学生自读,标注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意思的字词。
2.教师范读,学生标注读音。
3.教师解释字词含义,师生结合字词含义共同翻译诗文。
春城:春天的京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权贵豪门。
4.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跟读课文,学习朗读技巧(朗读轻重音、语音语调、停顿位置等)。
5.学生大声读课文,思考:从诗文中都读出了什么内容?
明确:诗文中描述了在寒食节这天的白天和夜晚的景象。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春城无处不飞花”中的“飞”换成“开”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开花”和“飞花”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和自然景物的结合,“开花”只是表示自然界中最自然的状态,而“飞花”更能表现出强烈的动态感,最大限度的体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飞花”写出了在春天里落花随风起舞的美丽景象。(板书:飞)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在“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一句中你都读出了什么呢?
明确:通过“斜”字可以看出将无形的“东风”化为有形,这东风既纷飞了柳絮,也将柳枝吹的飘浮起来,描摹了这样一个暮春时节的白日景象。(板书:斜)
3.教师讲解寒食的节日习俗,提问:寒食节的夜晚王公贵族是如何度过的?
明确:到了夜晚,皇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他们都可以点灯来度过这一天。
4.学生朗读课文,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权贵豪门也可以这样过寒食节的?看到这样景象的百姓心里会有什么想法?
明确:通过“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一句可以看出,权贵豪门可以和皇宫中的天子一样,可以不必黑暗度日,而城中的百姓们只能吃冷食、禁用火来过寒食节。(板书:权贵豪门)
5.学生讨论,探讨:从这里可以读出诗人对当时制度什么样的态度?
明确:通过全文的学习,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封建统治的腐败做出了含蓄、委婉的讽刺,运用讽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汹涌澎湃之情。(板书:讽刺)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教师配乐,学生集体朗读,要求读出感情、气势,注意字音正确、停顿位置等问题。
2.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共同得出:通过本篇诗文的学习,可以学习到寒食节的相关知识,还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在寒食节是如何度过的,更体会到了诗人对于当时的贵族阶级的讽刺与不满,学习到了讽刺手法。
3.作业:背诵本诗;课下搜集诗人韩翃的其他诗篇,品析写作内容的异同。
五、板书设计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欣欣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