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zhejiang.hteacher.net 2021-12-09 16:42 浙江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1.王强在课堂上有找同学聊天的习惯,张老师把他的座位换到课堂表现好、遵守秩序的魏敏旁边。后来王强只要想找同学聊天,就提醒自己向魏敏学习、好好听课。张老师的这种方法属于心理辅导方法中的( )。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2.一个实际年龄为7岁的儿童经过智力测验鉴定其智力水平为10岁,可算出其智商为( )。
A.158 B.143
C.128 D.70
3.小明在计算“2+3=5”的时候,头脑里边想的是“2个苹果加3个苹果,得到5个苹果”,这说明小明的年龄可能是( )。
A.5岁 B.2岁
C.10岁 D.15岁
4.学习后立即休息,保持效果往往比继续活动保持效果好,这是由于( )。
A.无倒摄抑制 B.无前摄抑制
C.过度学习 D.记忆的恢复
5.我们常常会看到某一阶段的儿童会与布娃娃聊天,也会与小鸟小花再见,会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的个体,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这属于哪一阶段?(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示范法。强化:做出某种行为后发生的某个事件或奖励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行为塑造法: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示范法: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题干中换座位后的王强只要想找同学聊天,就提醒自己向魏敏学习、好好听课,以魏敏为榜样,属于示范法。故本题选D。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比率智商。斯坦福—比纳量表用智商代表智力水平,它所反映的是智龄和实足年龄的关系。该智力量表结果的计算方法为:智商(IQ)=智龄÷实龄×100。题目中,儿童智力年龄为10岁,实际年龄为7岁,套用公式计算结果为143。故本题选B。
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类型。根据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其中,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3—7岁的儿童思维活动需要依托于事物形象或表象。题干中小明通过在头脑中浮现苹果表象来计算“2+3=5”,依托了苹果的表象,属于具体形象思维。3岁前的幼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3—7岁的儿童主要用具体形象来思考,7岁以后的儿童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9岁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点。因此推测小明可能5岁。故本题选A。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系列位置效应。遗忘中的抑制现象有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题干中,学习后立即休息是没有受到后面材料的影响,没有受到倒摄抑制。故本题选A。
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会有泛灵心理,就是这个时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的物体的一种心理倾向。题干中,儿童与布娃娃聊天、与小鸟小花再见体现了泛灵心理。故本题选B。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欣
上一篇: 浙江教师招聘考试教综模拟题4
下一篇: 教师招聘美术学科模拟题4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