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lin.hteacher.net 2023-02-02 11:04 吉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学知识点一直是大家感觉难于背诵和理解的。今天主要给大家讲解一下德育的原则。这一知识点一般是以单选、材料分析题备考,主要以含义、案例反选以及古俗语的形式考查大家对这个知识点是否能正确区分和识记,故需要大家进一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德育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正确方向。
【理解】强调对学生进行德育要与国家的政策、方针保持一致。
二、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关键词】循循善诱,以理服人。
【理解】强调通过疏通、开导、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
【古俗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
【案例】学生犯错误后或者是学生存在某一问题时,教师多次找学生进行谈话,询问其原因;学生犯错误后,教师先告诉道理再询问事件发生的原因。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指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严+爱、严慈相济、尊重、理解。
【理解】强调对学生进行德育不能一味的放纵也不能一味的严格要求,要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辩证统一。
【名言】马卡连柯: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凯洛夫:教师如果对学生没有热情,绝不能成为好老师,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一种带有严格要求的爱。
【案例】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对学生动不动就是一顿打、辱骂或者是放纵学生做任何事。
四、知行统一原则: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
【关键词】理论教育+实践锻炼。
【理解】强调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不能只是单纯的从学生的认识这一方面入手,还得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锻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古俗语】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力行而近乎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案例】在学生上完思想品德课后,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扫烈士墓等活动。
【小试牛刀】
1.孔子提出的“力行而近乎仁”这一观点,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中知行统一原则的理解。知行统一原则指的是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题干中“力行而近乎仁”的意思是能够努力行善的人就接近了仁了,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知道“仁”,还要努力去践行“仁”,因此体现的是知行统一原则。故本题选D。
2.小磊平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脾气有点急,还有点小顽皮。某天,小磊因动手打了邻班的一位同学而被李老师叫到办公室谈话。李老师在谈话前,先将“君子动口不动手”这一道理告诉小磊,然后再了解小磊动手打人的原因,针对小磊的实际问题对他进行教育,最后利用小磊重情义的优点引导他帮助同学。
上述案例中,李老师分别运用了哪些德育原则?
2.【参考答案】
通过案例的分析,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疏导学生、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等原则。
(1)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李老师针对小磊打人事件,先将“君子动口不动手”这一道理告诉小磊,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故体现了德育疏导原则。
(2)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老师先了解小磊动手打人的原因”体现李老师尊重、信任小磊,故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3)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是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材料中“针对小磊的打人事件”的实际问题对他进行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故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4)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强调“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材料中李老师利用小磊重情义的优点引导他帮助同学,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体现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云云
上一篇: 教师招聘备考杜威的教育思想
下一篇: 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有哪些?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