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enzhen.hteacher.net 2017-02-15 10:23 深圳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2.D【解析】该句话出自《三字经》,意思是,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随着各自教育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3.B【解析】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等教育改革主要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是改革高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对学校实行分级管理,加强领导,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4.C【解析】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应该将学科结构作为课程的中心,人的学习是认知结构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
5.C【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6.A【解析】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7.A【解析】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教育性质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
8.B【解析】标准参照性测验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标准参照性测验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宜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因此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属于标准参照性测验。
9.D【解析】依靠、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指的是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并补救学生的不足,又要看到并发扬学生的长处。
10.B【解析】能够确定因果关系是实验法的最大特点和优点。
11.A【解析】情境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如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它可以通过言语传授一次性获得。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题干所述的观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情境记忆。
12.B【解析】稳定性指人格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人格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13.B【解析】变式法,就是从一个基本问题出发,不断变换所提供的材料或问题呈现的形式,使事物的非本质特征时隐时现,而事物的本质特征却保持不变。
14.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人经历过的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又把上述六项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其中能力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
15.D【解析】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定势的影响下,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作出反应。定势对解决问题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当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若仍保持不变,就会影响问题的顺利解决。
16.A【解析】初入小学的儿童一般已能很好地辨认前后、上下、远近,但对左右方位的辨认还不完善,常常要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才能辨认。小学生把“b”写成“d”即是小学生的感知能力不成熟的表现。
17.B【解析】胆汁质以精力旺盛、粗枝大叶、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题干所述的是胆汁质的特点。
18.A【解析】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家长通过要求孩子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来增加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
19.D【解析】态度,表现为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小刚由最初的见了陌生人就躲避到后来的该行为消失反映了小刚对周围人、事态度所发生的变化。
20.A【解析】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行为之后的刺激会影响以后该行为出现的概率。合理运用强化原理,能有效地塑造或矫正学生的行为。
责任编辑:yangyang
上一篇: 没有了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