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20-11-23 14:16 江西教师资格证 [您的教师考试网]
1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记忆的类型。短时记忆的内容如果不被复述,就会被遗忘;如果经过复述、运用或进一步加工,它会被输入长时记忆中去。D选项是扩大短时记忆容量的方法。
1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以儿童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其中,前运算阶段儿童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1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到的对象的数量。个体的情绪会影响注意的广度,情绪越紧张,注意广度越小。
2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0-1.5岁是培养信任感和不信任感的时期。
21.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起伏。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总是间歇地加强或减弱,因此注意也表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这种现象叫作注意的起伏。
22.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12-18岁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2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特性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其中,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客观条件(方位、大小、远近、亮度等)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它的稳定性。题干中,学生坐在第一排和坐在最后一排看老师时,虽然老师在他视网膜上的像大小不一,但知觉到的老师是同样大小的形象,这反映的是知觉的恒常性。
2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同化就是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从而丰富或加强主体的动作。顺应就是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两种技能之间的平衡。题干描述的是同化的概念。
2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开始表现出想象力,能够进行一些象征性游戏(骑着竹竿当马)。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
26.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情感的分类。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可将其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其中,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探求和热爱真理的需要相联系。
27.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以儿童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中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阶段的儿童不能这样思维。如题干中的儿童只知道自己有兄弟叫吉姆,却不知道吉姆也有兄弟就是自己。
2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以儿童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小学生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29.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以儿童适应环境的主导方式即认知结构的性质为依据,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其中,具体运算阶段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2)掌握守恒关系(客体尽管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守恒是这一阶段出现的标志;(3)具体逻辑思维;(4)多维思维。选项C:泛灵论是前运算阶段的特点。
3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类型。根据思维的形态,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其中,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题干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通过“数学棒”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帮助计算,属于形象思维。
31.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表现。题干表述的是注意的集中性特点,人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除了对目标物之外,对自己周围的其他事物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32.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中心性。自我中心性是指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儿童仅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33.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他强调,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由儿童和社会环境(社会交往)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34.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一个人把注意同时指向于两个及以上不同的对象或活动。题干中,眼耳手脚并用,属于多种感官协调分配,属于注意的分配。
35.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同化就是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从而丰富或加强主体的动作。在同化的过程中图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6.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志行动。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选项中只有A是要克服困难的,属于意志行动。 责任编辑:江西分校 上一篇:
第一章 绪论 下一篇:
第四模块 教育政策法律法规
公众号
视频号
小红书
小程序
APP
京ICP备16044424号-2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64号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师华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